- 關于我們
- 針對假冒留學監(jiān)理網的聲明
- 留學熱線:4000-315-285
留學中介口碑查詢
時間:2016-07-25
來源:網絡
分享:
海外留學歸來的“海龜(歸)”,曾是高端人才的代名詞,是許多單位爭相聘用的“香餑餑。近年來,情況正發(fā)生顯著變化。他們的就業(yè)不再像以前那樣方便,那樣到處通行無阻,工資待遇也不特別高,與國內大學畢業(yè)生差不多,有的一時甚到難以找到合適工作,成了“海帶(待)”。
這一變化是怎樣形成的?有人說,“物以稀為貴“。改革開放后,我國留學人數不斷增加,至2007年,累計留學人數為121、2萬人,當年為14.4萬人,到了2005年底,累計總數達到404、21萬人,當年增至52、37萬人,8年時間增加了近4倍。而且,留學人員的回流率大大提高,2007年為26、4%,2016年增至54、8%,翻了1倍多。這表明,出國留學已逐步走向大眾化,“海歸”不再“稀”奇,按“物以稀為貴”的法則,使“海歸”不再擁有過去那么亮的光環(huán)。這可以說是一條原因。不過,我認為,最主要的不是“海歸”的數量多了,而是“海歸”的整體質量下降了。過去,出國留學多為優(yōu)秀學子,而且為振興祖國的理想所激勵,學成歸國后多成為知識精英。如今出國留學成潮,留學門檻越來越低,一些未考取國內大學或難于進入國內大學的學生,紛紛出國留學,用金錢換回一張洋文憑,歸國后雖然也是“海歸”,其學養(yǎng)技能實際上遜于本土人才。這一情況與多年前的臺灣地區(qū)相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經濟不發(fā)達,縐大多數學生都是憑著優(yōu)秀成績取得各種獎學金出洋深造的,這些“海歸”基礎好,又努力,在海外真正學到不少東西,多成為臺灣社會的中堅。到80年代,臺灣富裕起來了,大批人開始自費留學,目的是鍍金,從這時起,“海歸”也就不那么吃香了。如今我們大陸的部分“海歸”掉價,正如當年的臺灣情形一樣,是由于這部分“海歸”的含金量大大縮水了。有人說得好:“縮水的東西再想謀個好價錢,就不大符合市場規(guī)律了?!?/p>
明確這一點,我以為有助于糾正一種看法,認為一些“海歸”難于找到工作,是由于現在“海歸”過剩。實際上,社會主義偉大建設事業(yè)需要千千萬萬高質量人才,人才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許多地方與單位都在向國內外延攬人才。問題是人才要真正有“才”,無才少才的人,即使掛著“海歸”的招牌,也不再受歡迎。這說明職場上的人才競爭,不再唯學歷唯文憑,包括洋文憑在內,都要經過實際素養(yǎng)能力的檢驗,以能力來證明價值。這是識人用人上的進步。
盡管“海歸”已從“黃金時代”逐步進入“青銅時代”,但這一群體中的成員情況也是各各不同的,其中有真才實學歸國后受到重用的“海鮮”,也有草包式的“海草”,不宜簡單地將它們”一鍋煮“。只是提醒那些只是著眼于混文憑去鍍金的盲目留學者,靠金錢是難于鍍成”知識精英“的,搞得不好會耽誤自身,”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可不慎。那些濫竽充數的“海歸”,一時成為“海待”,只要正確識識自已,拋棄以洋為貴的優(yōu)越感,不要“高不成,低不就”,以現實的態(tài)度去擇業(yè),適當的崗位還是有的,“面包還是有的”。
(特別申明:本站除原創(chuàng)圖片外,其他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跟我差不多情況的學長們都申請去了哪里?輸入自身情況,真實案例比對,助你快速留學定位。流程:注冊/登錄>輸入自身情況>留學方案定位
留學監(jiān)理網不是留學中介,所以能給你最客觀的建議。5年以上經驗的留學監(jiān)理師,10年大量真實案例,留學方案值得你參考。
留學監(jiān)理網不是留學中介,作為監(jiān)督平臺,成立近13年來,已真實服務學生大量,積累了大量關于各留學中介機構的用戶評價,是學生選擇留學中介的重要參考依據。
登陸成功,歡迎使用留學監(jiān)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