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美國留學 > 美國學生到底有多勤奮:80分只是剛“及格”

美國學生到底有多勤奮:80分只是剛“及格”

  • 時間:2016-03-01

  • 來源:留學監(jiān)理網

推薦訪問:

你的同學在這里:

  • ●(1小時前) 北京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預約中介顧問
  • ●(2小時前) 內蒙古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預約中介顧問 推薦留學中介
  • ●(2小時前) 北京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查詢中介口碑
  • ●(2小時前) 安徽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預約中介顧問 推薦留學中介 留學監(jiān)理服務
  • ●(3小時前) 湖北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推薦留學中介
  • ●(5小時前) 安徽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留學監(jiān)理服務
  • ●(5小時前) 海南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查詢中介口碑
  • ●(5小時前) 山東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留學監(jiān)理服務
  • ●(5小時前) 天津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留學監(jiān)理服務
  • ●(8小時前) 山東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推薦留學中介 留學監(jiān)理服務
  • ●(8小時前) 吉林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留學監(jiān)理服務
  • ●(12小時前) 港澳臺及國外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留學監(jiān)理服務
  • ●(12小時前) 河南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查詢中介口碑 預約中介顧問
  • ●(1天前) 陜西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查詢中介口碑 留學監(jiān)理服務
  • ●(1天前) 貴州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推薦留學中介 留學監(jiān)理服務
  • ●(1天前) 新疆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預約中介顧問 推薦留學中介 留學監(jiān)理服務
  • ●(1天前) 福建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查詢中介口碑 預約中介顧問
  • ●(1天前) 廣東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預約中介顧問 留學監(jiān)理服務
  • ●(1天前) 港澳臺及國外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推薦留學中介
  • ●(1天前) 浙江的X同學使用了留學監(jiān)理網服務:推薦留學中介 留學監(jiān)理服務
去看看 >
? 在去美國之前,我想大部分國人和我一樣認為,美國的教育都是人性化的教育,教育方式和觀念都以人為本什么的。感覺美國的教育都是讓學生一邊玩,一邊學,一點也不痛苦,學生有很多課外業(yè)余愛好。

免費留學咨詢表(留學監(jiān)理網不是留學中介,所以能給你最客觀的建議)

考試,學得真的吐血了,最后還只得了B

我在國內時看學校主頁上的這學期學習安排,說是10月7日左右期中考試。當時很緊張,認為那時自己到美國不到一個半月,語言估計都沒過關怎么考試?然后自己安慰自己也許是學科不同,可能有不同的安排吧。估計我們這個文科專業(yè)應該不會有期中考試的吧。

期中考試對我來說已經8年沒有遇到了,因為上了大學以后,好像就沒有期中考試,也許工科的同學有,不過我們經濟這種文科的學科就沒有了。期中成績老師大多是以出勤率來計算,而且占30%,期末考試才是大頭 70%,最多就是中期可能會有一片論文當作成績參考。

所以我來之前一直有我們專業(yè)不會有期中考試的僥幸心理。結果上了第一周課我就傻了,所有3科都有期中考試,而且期中考試都不只一次,有的課是2次,有的課是3次,加上期末考試,基本上每個月每門課都會有一次考試,這個我們在應試教育的中學感受過,不過那個叫做月考,或者小測,不計入最后成績,而且那個最后成績對你也沒有用,因為最后要看你的高考(精品課)和中考成績。

而美國這個考試基本上是所有考試各占20%,作業(yè)占20%(有三次期中考試的比如我們這學期的數學),沒有輕重。或者都是25%(有兩次期中考試的)等,或者老師對這個評分比例進行微調,反正權重基本都是一樣的,而且所有的這些平時成績最后折算成的總成績會跟你一輩子,找工作時,用人單位會讓你出示所有高等教育的平時成績,因此你那次都不能馬虎,包括作業(yè)。

在沒有考試的第一個月,我們就覺得已經很難了。來之前我認為我只選了3門課,以國內的經驗來說應該是很輕松,而且周五,周六,周日三天沒課,每周可以休息3天,生活應該很愜意(我是基于國內大學那種學習時間可以自己安排,沒事了,心情好了可以主動學習學習那種,事情多了就可以放到最后再復習,其實多數時候都是在最后期末才復習,臨陣磨槍,過了以后就都忘了)。

可是知道了我上面所說的美國大學的教學制度后,你就發(fā)現你每周都要寫作業(yè),而且要寫好。而老師上課基本上對你寫作業(yè)是沒有什么幫助的。因為課堂時間有限,老師就講他喜歡講的部分,然而你就要把所有書都看了,然后再把所有題都做了。

基本上老師每次課都講一章。一章的內容大概30-40頁書,這30-40 頁的書是大書就是比國內16開紙大一點的那種書,而且是英文的小子,密密麻麻,比中文的30-40頁的內容應該多,而且最關鍵是書中每一句話都有復雜的數學和邏輯關系,你要看透,都需要你想很長時間,或者自己在草稿紙上推導和畫圖幫助理解,這樣有的時候十幾頁的書都要看5,6個小時。你每周要讀3本這樣的書(100多頁)然后做3門作業(yè)。

每次作業(yè)都很費時間,數學作業(yè)最簡單,不過你要用計算機寫,用word打十分復雜的數學符號,矩陣,希臘字母等,很費勁。但是用4個小時應該可以寫完(國內寫作業(yè)我記得好像能寫2個小時的算是比較多的了),微觀和計量經濟學的作業(yè)一般都是十幾個小時。

因為作業(yè)就相當于考試,但是這個比考試要求的時間松,而且屬于開卷,所以老師留的題都很難。最可恨的是計量經濟學的老師,講課非??欤夷玫秸n本時,他已經結束前7章了,我們每周休息的三天,我都在趕他的進度,講了一個月到期中考試了他已經講了12章了,一本近1000頁的書,他講了快一半了,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好在這個課本講的十分詳細,因為我看我本科的書看了好幾天,就是不明白怎么回事,看了這本書前4章以后就徹底明白了,講得太細了,太系統(tǒng)了。

粗略的算了一下,每周每門課上課看書時間要30個小時,寫作業(yè)的時間要10小時,那么三門課一周學習就要用120小時。而一周7天每天24小時一共就168小時。你就會發(fā)現你完全沒有休息時間。和我們一起上課的一個臺灣同學發(fā)現我們選了3門課很驚訝,說他學2門都快受不了了,我們居然選3門。開始我們還不理解,現在明白了,下學期一定學2門。

就這樣我們在緊張學習了一個月以后,開始了長達近2個月的考試之旅。

我們這學期,數學有3次期中考試,1次期末考試,一共4次考試,其他兩門2次其中考試,一次期末考試,分別共3次。后來發(fā)現這三門考試都放在不同的星期去考,結果每周考一門,考完一輪要用3個星期。之后第二輪考試就又開始了。

9月30 日第一次數學考試。10月2日第一次計量經濟學考試,10月8日第一次微觀經濟學考試。之后休息了一個禮拜(沒有考試,但是上課,有作業(yè)),10月23日第二次數學考試,10月28日第二次計量經濟學考試(這個考試是拿回家考試持續(xù)近2個星期),11月12日第二次微觀經濟學考試,11月20日第三次數學考試。也就是從9月30日開始到感恩節(jié)放假前一天,我們就一周沒有考試,剩下的每周都有考試。

我們國家考試數學、物理這種計算為主的考試過去都是以大題的形勢出現,這種大型綜合計算題最能體現數學能力,過去一般都是考3-4道數學或物理大題,每道25-30分。

因為數學物理這種學科確實太難了,所以用這種考試會使很多人不及格的,少做一道就幾十分沒了,少做兩道就不及格了,過于太殘酷了。學數學和物理的很多都是要么滿分,要么不及格。雖然很殘酷,但是可以體現能力,老師喜歡這種考試,就像語文老師說得,其實語文什么都不用考,什么花樣都不用出,就考一篇作文就可以了。

但是為了照顧大多數考生的面子問題,這種考試好像在改革開放之后逐漸被取消了,因為我們引入了西方的觀念,第一是注重學生自尊心培養(yǎng),總是考不及格會有陰影的。第二是引入西方的標準化考試,也就是什么選擇填空題,因為美國托福,GRE還有美國文職公務員(課程)考試都是選擇填空題。

這樣我從小經歷的考試沒有純大題的形式,有的比較牛的數學和物理老師還說都考純大題才好呢,考什么小碎題。但是到了美國以后,我們引進了西方的觀念發(fā)現在西方行不通,這里考試完全和我們沒有改革開放之前的考試一樣,數學、微觀經濟學都是4-5道大題,每道20-25分。沒有一道選擇或填空。

國內學經濟學,就背背概念。這里經濟學基本上是可以說是文科中的物理學,因為現代主流的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創(chuàng)始人保羅薩繆爾森以前是學物理的。我這學期微觀經濟學上到最后沒有怎么明白什么經濟學理論,就是會做數學題了。老師上課就是在黑板上用數學推導公式和證明定理,最多在最后根據公式說一下經濟意義。

就這樣我們在已經被國內淘汰了的過于殘酷的純大題考試中要都保持80分以上,難度有多大了吧?(過于殘酷的純大題考試也叫做要么滿分,要么不及格60 分以下的考試,不過這里美國老師還是照顧面子,分數都寫在第二頁,這樣大家就不會看見各自的成績了)

還好,我的高等數學學得還不錯,計算基本功還行。所有數學考試全部95分上下。第一次微觀經濟學出了3道題,到最后老師問誰做完了,好像就我們三個中國人,美國人大部分做了2道,還有做1道題的。不過老師比較可氣的是讓大家把沒做完的拿回家繼續(xù)做,下周交上去。我們就白做那么快了。最后我得了89分。

第二次微觀經濟學考試是拿回家考試,開始我們認為比較輕松,結果發(fā)現不是那么回事,出的題太難了,我做了3天。有一道證明題我把自己鎖到廁所里想了6個鐘頭,最后用歐拉定理硬證出來了,其實老師的思想不是那種方法,而是模糊籠統(tǒng)的說明的方法,那個方法我也知道,不過我覺得很模糊,不如我這個明白。

到交考試卷子前的最后一天晚上,我們另外幾個中國同學來找我,很焦急,說這道題怎么也證不出來,其中華盛頓州立的那個臺灣人從普爾曼借了一輛車拉著他女友就過來了(她女友是福建省高考前幾名,當年能上清華,最后報志愿出了問題而上的中國人民大學),他一般都先找她女友做,這次她女友也沒做出來,于是大家都很著急,跑到我這里來了,一看我做出來了,大伙就都放心了,最后我這科考了91分,基本完成了預期目標。

臺灣的同學自從第一次考試以后就開始大肆贊揚我們學得好,到了第二次看見我的那種證明方法更是說我驚為天人。

期末的時候,臺灣的同學說他看老師的平均成績了,美國學生和我們兩個中國學生的分差很大,美國學生都平均50-60分。開始我們還挺沾沾自喜的,覺得得A不成問題。但是后來發(fā)現老師網頁上的全班考試、作業(yè)成績,有兩個學生比我倆要強很多。兩次考試全部90分以上,更甚有一個同學,兩次考試1個100,一個96,那兩個人在第一次數學測驗中評價是strong(強大),而我和另外那個中國學生只是good(好),當時我覺得如果按照百分比給ABCD的話,我估計可能不一定是A。好在最后我總成績得了A。

對于計量經濟學,實在是沒有辦法,太難了。我?guī)缀踉陂_學初的90%時間都用在計量上(好在微觀最一開始講的很慢,給了我趕計量進度的時間。不過到后來三科難度和任務量在10月底都上來了),在第一次考試前總算大體明白了這門課是怎么回事了,趕上了前12章的進度。不過他的考試太變態(tài)了,由于不能考怎么估計模型的實際操作題,所以只能考對概念的理解題。這個我是剛明白怎么操作,對本質和機理還是不太明白時,他考的全是這種題。而且題量很大10幾道題。最后只考了54分。

本來開學初我們還信誓旦旦的要拿全A,結果這門第一次考試就考了54分,而全班平均70。

第二次拿回家考試,我還說這個還好可以拿回家做,結果我和那個中國同學費了整整一個星期在建立模型,前面1個禮拜試驗了近百種可能性的模型,結果就是相關系數不到20%,根本不能用。直到最后兩天晚上我才靈機一動說刪點,突然發(fā)現事情有很大轉機,不過刪點是在理論上不允許的,我那個中國同學馬上說用啞元變量(dummy variable)試一下,結果成功,這樣才基本找到可用的模型,花了兩天時間完善模型和寫報告,最后寫到凌晨5點。

以為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結果得了66分,說是沒有改造模型的異方差性,明明我問老師如果同時有異方差和誤差項自相關怎么同時改造,他說先改造誤差自相關后再檢測異方差性,結果我改造完檢測后沒有異方差性了,然后就按照老師說的沒有改造,就交了,結果是需要檢測異方差性。我的心都涼了。因為這門課90分以上才是A,80-90是B,80以下是C,所有學科平均不能低于B,我這科很可能就C了。

我幻想著估計老師最后會降低標準,感覺這門課不可能有學生最后總成績在90分以上的。肯定會降低標準的。

不過我還是沒放松,最后總復習的時候把時間全放在這科上面了,另兩科就沒復習。最后才有所收獲,得了85。

那天見到那門課的老師,那老師說我的期末成績令人印象深刻,再加上我做了加分作業(yè)和做了最后的加分題,最后給我B,我想我又做加分作業(yè),又做加分題,最后又考的這么高,以為要給我A呢,結果還是B,估計他的90分為A的標準沒有降低。

所以我慶幸最后把所有時間放在這科上了,否則如果考80以下,可能就真的C了,因為老師沒有降低標準(本來想老師會降低標準70分可以得B,結果想錯了)。我學這門課真的吐血了,最后得的B沒什么想法,世界上的事情不是你努力就能成功的。我上屆的一個中國女的,去年第一學期也是我學的這三門魔鬼課程,居然全A,我很無語。

而且我們中國學生認為這門課最難,最討厭那個老師,學得最不好,他們美國學生居然這門課學得很好,很愛戴這個老師,那個華盛頓州立的女生想轉到我們學校就是因為那個老師教的好,我很無語。

關于美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刻苦程度,我們有太多認識誤區(qū)

在來美國之前,我一直被美國的青春喜劇給誤導,電影上演得都是他們怎么怎么不學習,怎么怎么調皮搗蛋,以至于我們國家的學生也開始學習和模仿,估計是最先傳到港臺,然后港臺的電影開始影響大陸的。導致大陸的學生也開始變的很痞子。

我不知道美國導演是不是故意的,雖然我問了美國人,他們說他們拍那樣的電影只是表達了學生想擁有那樣的生活,而不是他們真實生活的寫照。但是我還是要對美國導演提出抗議,我們的教育制度不完善,學習還要靠自覺的情況下,你們這是毀掉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苗子啊。

美國的大學校園生活其實是這樣的:每個校園里走的學生都背個書包匆匆去上課,沒有一個在嬉皮打鬧的,即便是等公共汽車或者坐公共汽車上,也在看書。

在咖啡店里或者休息的地方,你會發(fā)現很多美國學生要么在看書寫作業(yè),要么用電腦寫作業(yè)。非常安靜,沒有人大聲喧嘩。我本來還帶著掌上游戲機,有一次在公共汽車上拿出來玩,有外放聲音,突然發(fā)現大家都在看書學習,我很不好意思地又放回去了。突然覺得我在國內本來是很自覺學習的好學生,在這里怎么感覺自己跟痞子小混混一樣,成了不良少年。

有一次晚上去系里打印講義,走在在夜色下的校園里,突然想到了我們國內平時大學校園里晚上是什么樣子,再對比一下這里,我發(fā)現校園里路上沒有人,有的人也都是背著書包匆匆地行走去趕時間學習。而我印象中至少是我們省的高校校園,夜幕下都是一對對的情侶在共享好時光。有一次去這個城市的主街看看,看看酒吧里的人在干什么,突然發(fā)現人們都在那里拿著電腦學習。當時想了想國內酒吧里無數失足男女青年在里面群魔亂舞,不禁感慨萬千。

美國真實校園生活就是整個一個中國理想中的好學生的聚集地,美國學生學習這樣的場景只有在中國的電影里才能看見。圖書館里學生們都在很安靜地上自習,圖書館的機房,學生們都在用來寫作業(yè),沒有一個干閑事的。我還真的注意觀察過。

我上大一的時候,覺得學校圖書館和計算機中心的機子比家里的好,而且便宜,就去帶著游戲到那里去打游戲。第一學期期末還和全宿舍的人去圖書館包夜通宵打游戲,我們那還要錢,這里用的計算機都不要錢,但是全都是用來學習。我想原因有兩方面:第一方面是我們管理不嚴。我想如果你在美國的學校機子上打游戲,基本就可以準備回家走人了。第二,即便是讓你打游戲,就按照我上面說的作業(yè)和考試的壓力,你有時間打游戲嗎?

接著說美國學生的學習,他們在賣星巴克的地方看書寫作業(yè)是很正常的事情。那個寫作業(yè)是真寫,不是裝的。他們學習刻苦還體現在兩次計量閉卷考試前,老師都發(fā)了去年考試的卷子,因為這不是作業(yè),所以我和那個中國學生都沒寫。這很不符合我們的風格,因為在國內好學生都是老師越不要求做的,都越做。結果來了美國以后,由于老師逼的太緊,有極度的逆反心理和厭學情緒。結果只要不計分的堅決不寫,也不看。

但是我發(fā)現這兩次每次美國學生都把所有題目都做在紙上了。我又一次體會到了他們才是好學生,我們都是混混。還有就是他們學習都很積極,我們上的研究生課程,只有3-4個是研究生,剩下的十幾個都是本科生,他們?yōu)榱藢砀玫貙W習,在本科階段就自己主動選研究生的課程,而且有的是我們選的魔鬼3門,他們也都選,他們還有自己的本科課程,我們光這三門就快受不了了,他們要學至少4-5門課??傊绹鴮W生各個很刻苦,永遠看不見他們玩。

 

在去美國之前,我想大部分國人和我一樣認為,美國的教育都是人性化的教育,教育方式和觀念都以人為本什么的。感覺美國的教育都是讓學生一邊玩,一邊學,一點也不痛苦,學生有很多課外業(yè)余愛好。

總之一句話,他們是素質教育,我們是應試教育。而在好多人眼中,美國人都不怎么愛學習。學習很次,中國是個人去了就可以稱王等等。到這里學了以后,發(fā)現以前感覺的完全是扯淡的。美國的高等教育比中國還應試,美國的學生平均學習刻苦程度是中國學生不能比的。

作業(yè),80分才剛剛算及格

我這學期學選了3門課,分別是經濟學家數學,高級微觀經濟學,高級計量經濟學。

在開學初我在網上買的課本(這里的課本特別的貴,我都買的二手的書,還都100多美元一本,有的學生買不起干脆復?。?,需要運送幾天,所以頭一周,沒有看書。微觀經濟學一上來為了檢測我們的數學基礎,就給我們發(fā)了一張數學卷子,里面涵蓋了本科階段所有的數學課程: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和數理統(tǒng)計,而且?guī)缀趺總€知識點都有。

我由于大二學完數學到今年6年沒有用過,所以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在周末兩天草草看了一遍4本數學課本,然后比貓畫虎的把題做了。當時聽老師課上意思就是看看同學的數學水平,不怎么重要,就當作業(yè)留了。

在我的觀念里,到了中學,尤其是高中,因為學習得比較難了,作業(yè)是可以不做了,嚴格說是不會的可以不做的,因為老師不收,大家在家只要努力做了,做不出來沒關系,第二天老師會在課上講。所以作業(yè)都是良心活,好學生都自覺完成了,實在不會的就放著。

我開始還是拿這個觀念去對待美國老師的作業(yè)。當時看完書已經晚上10點多了,第二天要上這門課,我本來認為估計老師上課對對答案,有問題問問就可以,估計沒做完也沒事。不過我還是憑著國內學習養(yǎng)成的老師給的良心活必做的習慣,堅持把題做完了。當時寫到了半夜2點半多,其中好幾次想放棄睡覺算了,不過最后還是寫完了。

我當時還說第一周就寫到半夜兩點半,當時覺得以后不會這樣,這是我自己給自己施加的壓力罷了。結果沒想到,第二天上課,老師就真都把作業(yè)收了,虧了我把卷子都寫完了,否則就傻眼了。后來逐漸才明白原來美國作業(yè)是計成績的,每次作業(yè)都會給你按照對錯打分,記出成績,最后和所有平時考試期末考試一起算最后的總成績。

而且最讓人接受不了的是,題你要是不會做,你不寫,或者寫錯了,你就不得分,最后就會影響你的總成績。在中國是,平時允許你犯錯,允許你不會,你不會可以空著,聽老師講,最后考試時會做就可以。但在美國就不一樣了,老師每周都會給你留一大堆作業(yè),你在下周上課前要交上來,如果有不會的,你要在交作業(yè)前去自己去問老師,老師不會在課上給你講的。如果到交作業(yè)時還沒有問老師,因為不會不做或者做錯了,那么你就要承擔這個責任,老師不會因為你實在不會就手下留情的,你的作業(yè)就會被扣分。每次作業(yè)老師都會記錄的,最后會一起給你算總成績的。

這樣每周的作業(yè)都相當于一次考試,因為得的分數直接影響你最后的總成績。

最痛苦的是第一次計量經濟學作業(yè)。

計量經濟學是我們這里面最難的課,基本就是統(tǒng)計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而且這門課是最近幾十年才興起的,國內教得很淺。雖然我本科學了經濟應用統(tǒng)計學,數理統(tǒng)計學,計量經濟學,三門統(tǒng)計計量相關的課程,但是學得實在是太淺了。以至于我一值認為統(tǒng)計學是門比較好學的課程,因為我所學的統(tǒng)計學無非就是求求平均數,方差,各個統(tǒng)計指標,指標體系,即期,長期,同比,環(huán)比,GDP,GNP這些概念,最后最難的就是用最小二乘法求一求線性回歸。而且公式都是現成的,背背就可以了。計量無非就是多個誤差項。數理統(tǒng)計就是求一求假設檢驗,都是程序化,模式化的東西。

但是在申請美國大學的過程中在論壇經常聽他們說外國的經濟學要求數學非常高,其中最難的就是計量經濟學,還有統(tǒng)計學。數學和統(tǒng)計學最好申請,因為太難,外國人沒人去學。當時還不理解,為什么統(tǒng)計學這么難學,現在終于知道了。我們老師用了1堂多課就把前4章講完了,前四章就涵蓋了我本科學的最難的一元線性回歸和假設檢驗的所有內容。然后就留作業(yè)了。

到快交作業(yè)的前幾天,我才拿到課本,于是趕緊做。由于本科學的早就忘光了,而且當時學數理統(tǒng)計的那一學期前半段出去背英語(精品課)了,后半段給系里做網站呢,那個老師又是個研究生,聲音很小,徹底聽不見,所以也就是到最后才把書看了看,然后按照背過的那個假設檢驗的程序做得期末考試題,就這樣還過了,所以沒有怎么理解檢驗的機理,而且那門課講了很多隨機分布,正態(tài)分布,t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等都不明白怎么回事,也就是記住了這幾個名詞可以去跟沒學過的嚇唬嚇唬人。但這都是檢驗的基礎,所以心里一直覺得這一部分沒有學扎實。以至于我在工作的四年中晚上經常做同一個噩夢,就是上大二最后一學期要考數理統(tǒng)計時,我什么都不會,非常焦慮的情景。

現在感覺到這個噩夢快成現實了。為了做作業(yè),用了幾天把本科的概率論和數理統(tǒng)計又看了一遍,感覺還是沒怎么看懂,然后就做作業(yè),一點一點摳到凌晨5點多,實在做不下去了,然后就交了。結果第二天發(fā)現老師留的截止日期是他上課的這一天晚上12點截止,而我在前一天以為是在他上課前需要要交,所以我還有一晚上的時間,把昨天不會的給補上。

晚上和我們系的那個中國同學一起做的這個作業(yè)。他還好本科畢業(yè)后直接就來上碩士了,所以都沒有忘。而且他本科是學生物的,生物雖然對數學要求不高,不過對統(tǒng)計學要求很高,他的畢業(yè)論文就是用統(tǒng)計建立模型求的,而且他那篇論文還上了美國的SCI索引。所以他還是比較懂,一邊給我講,一邊看書才似懂非懂的(比本科時懂多了,但是感覺還是理解不太透徹)把這次作業(yè)做完。

后來發(fā)了作業(yè),20分滿分得了16分??此品诌€可以但是仔細想想16分意味著什么?每個老師第一節(jié)課都會把這門這學期怎么學,有多少考試,有多少作業(yè),考試和作業(yè)各占最后總成績的百分比列一個教學大綱告訴你。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第一次期中考試占20%,第二次期中考試占20%,期末考試占20%,平時作業(yè)占 40%。(因為這門課主要是看你實際運用能力,而實際去通過最小二乘法估計模型需要大量繁瑣的運算,要運用計算機程序配合才能完成。這個放在考試中是不現實的,所以作業(yè)占了很大的部分。)

最后總成績按照ABCD給你評分,90-100評A,80-90評B,70-80評C,70以下D或者不及格。本身不及格的線就比國內60分提高了。而且碩士研究生畢業(yè)有一項成績要求就是每學期平均分不能低于B,否則下學期你就留校察看,如果再不行就被開除了。也就是碩士研究生的及格分數是平均80以上。

如果是十分簡單的學科考80分以上不算很難,關鍵是現在學得都是非常難的,作業(yè)和考試很難。所以如果保證所有科平均80以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國內都知道如果是一門很難的課程,考80分就是相當不錯了(就拿英語來說,我們學校多少學生為了英語四級過60而奮斗四年,四級考 85分以上,六級考80分以上就算優(yōu)秀了,好多同學都不敢奢望六級考試,我記得我有個同學考六級61分過了,就認為自己英語學的很不錯了,其實六級的61分是個什么水平,我給你個對比你就知道了,我的六級當時比他高了近20分,然后第一次做美國的托福(課程)聽力,50個道題我就做上了7個。而要上美國研究生就要考GRE(課程)考試,這個考試又比托福高出很多,被國內學生認為是上帝讀的書(god read english),以至于考完GRE再考托福的人不用復習就可以拿高分。

我考完GRE以后樂觀地認為我把天下最難的考試考完了。以后什么都不怕了。結果我來了美國上課以后發(fā)現,GRE考試相對于現在學的這些東西簡直太簡單了。在美國沒有人去炫耀GRE考試成績,他們認為這個不足掛齒。就在這個難度下,要保持科科80以上是個什么水平?這個水平就是美國碩士研究生的最低及格線。低于它你就可以考慮回家了。

而且我估計了一下,難課程如果都保持80分左右就不錯了,所以最后很有可能的結果是大部分都是B,然后如果都是B的話,只要有一科是C,那么平均就是B以下,那么就可以走人了。

而如果得C的這一科是因為平時考試和作業(yè)都是剛好80分或平均剛好80分,恰好有一次作業(yè)得79分(在中國,如果比較難的課程這個成績也算是好成績了),那么這一門課可能就因為這一次作業(yè)的80以下,造成最后這門課B以下(或者說C),如果恰好其他課又都是B,那你很有可能平時表現都不錯就因為這一次作業(yè)的一分而被開除走人。

當然你要說哪里有這么恰好的事情,我說這個已經是很好的情況了,很有可能你的考試和作業(yè)會很多次上不了80分。

我這次作業(yè)就是在懸崖邊上:16 分,20分滿分,看似不錯,實際上16除以20等于0.8,也就是80分,已經是最低可以接受的分了。所以我以后作業(yè)必須要拿盡可能多的80分以上才能避免因為有80分以下而最后失足的情況。所以這次只是剛剛及格。

考試,學得真的吐血了,最后還只得了B

我在國內時看學校主頁上的這學期學習安排,說是10月7日左右期中考試。當時很緊張,認為那時自己到美國不到一個半月,語言估計都沒過關怎么考試?然后自己安慰自己也許是學科不同,可能有不同的安排吧。估計我們這個文科專業(yè)應該不會有期中考試的吧。

期中考試對我來說已經8年沒有遇到了,因為上了大學以后,好像就沒有期中考試,也許工科的同學有,不過我們經濟這種文科的學科就沒有了。期中成績老師大多是以出勤率來計算,而且占30%,期末考試才是大頭 70%,最多就是中期可能會有一片論文當作成績參考。

所以我來之前一直有我們專業(yè)不會有期中考試的僥幸心理。結果上了第一周課我就傻了,所有3科都有期中考試,而且期中考試都不只一次,有的課是2次,有的課是3次,加上期末考試,基本上每個月每門課都會有一次考試,這個我們在應試教育的中學感受過,不過那個叫做月考,或者小測,不計入最后成績,而且那個最后成績對你也沒有用,因為最后要看你的高考(精品課)和中考成績。

而美國這個考試基本上是所有考試各占20%,作業(yè)占20%(有三次期中考試的比如我們這學期的數學),沒有輕重。或者都是25%(有兩次期中考試的)等,或者老師對這個評分比例進行微調,反正權重基本都是一樣的,而且所有的這些平時成績最后折算成的總成績會跟你一輩子,找工作時,用人單位會讓你出示所有高等教育的平時成績,因此你那次都不能馬虎,包括作業(yè)。

在沒有考試的第一個月,我們就覺得已經很難了。來之前我認為我只選了3門課,以國內的經驗來說應該是很輕松,而且周五,周六,周日三天沒課,每周可以休息3天,生活應該很愜意(我是基于國內大學那種學習時間可以自己安排,沒事了,心情好了可以主動學習學習那種,事情多了就可以放到最后再復習,其實多數時候都是在最后期末才復習,臨陣磨槍,過了以后就都忘了)。

可是知道了我上面所說的美國大學的教學制度后,你就發(fā)現你每周都要寫作業(yè),而且要寫好。而老師上課基本上對你寫作業(yè)是沒有什么幫助的。因為課堂時間有限,老師就講他喜歡講的部分,然而你就要把所有書都看了,然后再把所有題都做了。

基本上老師每次課都講一章。一章的內容大概30-40頁書,這30-40 頁的書是大書就是比國內16開紙大一點的那種書,而且是英文的小子,密密麻麻,比中文的30-40頁的內容應該多,而且最關鍵是書中每一句話都有復雜的數學和邏輯關系,你要看透,都需要你想很長時間,或者自己在草稿紙上推導和畫圖幫助理解,這樣有的時候十幾頁的書都要看5,6個小時。你每周要讀3本這樣的書(100多頁)然后做3門作業(yè)。

每次作業(yè)都很費時間,數學作業(yè)最簡單,不過你要用計算機寫,用word打十分復雜的數學符號,矩陣,希臘字母等,很費勁。但是用4個小時應該可以寫完(國內寫作業(yè)我記得好像能寫2個小時的算是比較多的了),微觀和計量經濟學的作業(yè)一般都是十幾個小時。

因為作業(yè)就相當于考試,但是這個比考試要求的時間松,而且屬于開卷,所以老師留的題都很難。最可恨的是計量經濟學的老師,講課非常快,我拿到課本時,他已經結束前7章了,我們每周休息的三天,我都在趕他的進度,講了一個月到期中考試了他已經講了12章了,一本近1000頁的書,他講了快一半了,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好在這個課本講的十分詳細,因為我看我本科的書看了好幾天,就是不明白怎么回事,看了這本書前4章以后就徹底明白了,講得太細了,太系統(tǒng)了。

粗略的算了一下,每周每門課上課看書時間要30個小時,寫作業(yè)的時間要10小時,那么三門課一周學習就要用120小時。而一周7天每天24小時一共就168小時。你就會發(fā)現你完全沒有休息時間。和我們一起上課的一個臺灣同學發(fā)現我們選了3門課很驚訝,說他學2門都快受不了了,我們居然選3門。開始我們還不理解,現在明白了,下學期一定學2門。

就這樣我們在緊張學習了一個月以后,開始了長達近2個月的考試之旅。

我們這學期,數學有3次期中考試,1次期末考試,一共4次考試,其他兩門2次其中考試,一次期末考試,分別共3次。后來發(fā)現這三門考試都放在不同的星期去考,結果每周考一門,考完一輪要用3個星期。之后第二輪考試就又開始了。

9月30 日第一次數學考試。10月2日第一次計量經濟學考試,10月8日第一次微觀經濟學考試。之后休息了一個禮拜(沒有考試,但是上課,有作業(yè)),10月23日第二次數學考試,10月28日第二次計量經濟學考試(這個考試是拿回家考試持續(xù)近2個星期),11月12日第二次微觀經濟學考試,11月20日第三次數學考試。也就是從9月30日開始到感恩節(jié)放假前一天,我們就一周沒有考試,剩下的每周都有考試。

我們國家考試數學、物理這種計算為主的考試過去都是以大題的形勢出現,這種大型綜合計算題最能體現數學能力,過去一般都是考3-4道數學或物理大題,每道25-30分。

因為數學物理這種學科確實太難了,所以用這種考試會使很多人不及格的,少做一道就幾十分沒了,少做兩道就不及格了,過于太殘酷了。學數學和物理的很多都是要么滿分,要么不及格。雖然很殘酷,但是可以體現能力,老師喜歡這種考試,就像語文老師說得,其實語文什么都不用考,什么花樣都不用出,就考一篇作文就可以了。

但是為了照顧大多數考生的面子問題,這種考試好像在改革開放之后逐漸被取消了,因為我們引入了西方的觀念,第一是注重學生自尊心培養(yǎng),總是考不及格會有陰影的。第二是引入西方的標準化考試,也就是什么選擇填空題,因為美國托福,GRE還有美國文職公務員(課程)考試都是選擇填空題。

這樣我從小經歷的考試沒有純大題的形式,有的比較牛的數學和物理老師還說都考純大題才好呢,考什么小碎題。但是到了美國以后,我們引進了西方的觀念發(fā)現在西方行不通,這里考試完全和我們沒有改革開放之前的考試一樣,數學、微觀經濟學都是4-5道大題,每道20-25分。沒有一道選擇或填空。

國內學經濟學,就背背概念。這里經濟學基本上是可以說是文科中的物理學,因為現代主流的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創(chuàng)始人保羅薩繆爾森以前是學物理的。我這學期微觀經濟學上到最后沒有怎么明白什么經濟學理論,就是會做數學題了。老師上課就是在黑板上用數學推導公式和證明定理,最多在最后根據公式說一下經濟意義。

就這樣我們在已經被國內淘汰了的過于殘酷的純大題考試中要都保持80分以上,難度有多大了吧?(過于殘酷的純大題考試也叫做要么滿分,要么不及格60 分以下的考試,不過這里美國老師還是照顧面子,分數都寫在第二頁,這樣大家就不會看見各自的成績了)

還好,我的高等數學學得還不錯,計算基本功還行。所有數學考試全部95分上下。第一次微觀經濟學出了3道題,到最后老師問誰做完了,好像就我們三個中國人,美國人大部分做了2道,還有做1道題的。不過老師比較可氣的是讓大家把沒做完的拿回家繼續(xù)做,下周交上去。我們就白做那么快了。最后我得了89分。

第二次微觀經濟學考試是拿回家考試,開始我們認為比較輕松,結果發(fā)現不是那么回事,出的題太難了,我做了3天。有一道證明題我把自己鎖到廁所里想了6個鐘頭,最后用歐拉定理硬證出來了,其實老師的思想不是那種方法,而是模糊籠統(tǒng)的說明的方法,那個方法我也知道,不過我覺得很模糊,不如我這個明白。

到交考試卷子前的最后一天晚上,我們另外幾個中國同學來找我,很焦急,說這道題怎么也證不出來,其中華盛頓州立的那個臺灣人從普爾曼借了一輛車拉著他女友就過來了(她女友是福建省高考前幾名,當年能上清華,最后報志愿出了問題而上的中國人民大學),他一般都先找她女友做,這次她女友也沒做出來,于是大家都很著急,跑到我這里來了,一看我做出來了,大伙就都放心了,最后我這科考了91分,基本完成了預期目標。

臺灣的同學自從第一次考試以后就開始大肆贊揚我們學得好,到了第二次看見我的那種證明方法更是說我驚為天人。

期末的時候,臺灣的同學說他看老師的平均成績了,美國學生和我們兩個中國學生的分差很大,美國學生都平均50-60分。開始我們還挺沾沾自喜的,覺得得A不成問題。但是后來發(fā)現老師網頁上的全班考試、作業(yè)成績,有兩個學生比我倆要強很多。兩次考試全部90分以上,更甚有一個同學,兩次考試1個100,一個96,那兩個人在第一次數學測驗中評價是strong(強大),而我和另外那個中國學生只是good(好),當時我覺得如果按照百分比給ABCD的話,我估計可能不一定是A。好在最后我總成績得了A。

對于計量經濟學,實在是沒有辦法,太難了。我?guī)缀踉陂_學初的90%時間都用在計量上(好在微觀最一開始講的很慢,給了我趕計量進度的時間。不過到后來三科難度和任務量在10月底都上來了),在第一次考試前總算大體明白了這門課是怎么回事了,趕上了前12章的進度。不過他的考試太變態(tài)了,由于不能考怎么估計模型的實際操作題,所以只能考對概念的理解題。這個我是剛明白怎么操作,對本質和機理還是不太明白時,他考的全是這種題。而且題量很大10幾道題。最后只考了54分。

本來開學初我們還信誓旦旦的要拿全A,結果這門第一次考試就考了54分,而全班平均70。

第二次拿回家考試,我還說這個還好可以拿回家做,結果我和那個中國同學費了整整一個星期在建立模型,前面1個禮拜試驗了近百種可能性的模型,結果就是相關系數不到20%,根本不能用。直到最后兩天晚上我才靈機一動說刪點,突然發(fā)現事情有很大轉機,不過刪點是在理論上不允許的,我那個中國同學馬上說用啞元變量(dummy variable)試一下,結果成功,這樣才基本找到可用的模型,花了兩天時間完善模型和寫報告,最后寫到凌晨5點。

以為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結果得了66分,說是沒有改造模型的異方差性,明明我問老師如果同時有異方差和誤差項自相關怎么同時改造,他說先改造誤差自相關后再檢測異方差性,結果我改造完檢測后沒有異方差性了,然后就按照老師說的沒有改造,就交了,結果是需要檢測異方差性。我的心都涼了。因為這門課90分以上才是A,80-90是B,80以下是C,所有學科平均不能低于B,我這科很可能就C了。

我幻想著估計老師最后會降低標準,感覺這門課不可能有學生最后總成績在90分以上的。肯定會降低標準的。

不過我還是沒放松,最后總復習的時候把時間全放在這科上面了,另兩科就沒復習。最后才有所收獲,得了85。

那天見到那門課的老師,那老師說我的期末成績令人印象深刻,再加上我做了加分作業(yè)和做了最后的加分題,最后給我B,我想我又做加分作業(yè),又做加分題,最后又考的這么高,以為要給我A呢,結果還是B,估計他的90分為A的標準沒有降低。

所以我慶幸最后把所有時間放在這科上了,否則如果考80以下,可能就真的C了,因為老師沒有降低標準(本來想老師會降低標準70分可以得B,結果想錯了)。我學這門課真的吐血了,最后得的B沒什么想法,世界上的事情不是你努力就能成功的。我上屆的一個中國女的,去年第一學期也是我學的這三門魔鬼課程,居然全A,我很無語。

而且我們中國學生認為這門課最難,最討厭那個老師,學得最不好,他們美國學生居然這門課學得很好,很愛戴這個老師,那個華盛頓州立的女生想轉到我們學校就是因為那個老師教的好,我很無語。

關于美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刻苦程度,我們有太多認識誤區(qū)

在來美國之前,我一直被美國的青春喜劇給誤導,電影上演得都是他們怎么怎么不學習,怎么怎么調皮搗蛋,以至于我們國家的學生也開始學習和模仿,估計是最先傳到港臺,然后港臺的電影開始影響大陸的。導致大陸的學生也開始變的很痞子。

我不知道美國導演是不是故意的,雖然我問了美國人,他們說他們拍那樣的電影只是表達了學生想擁有那樣的生活,而不是他們真實生活的寫照。但是我還是要對美國導演提出抗議,我們的教育制度不完善,學習還要靠自覺的情況下,你們這是毀掉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苗子啊。

美國的大學校園生活其實是這樣的:每個校園里走的學生都背個書包匆匆去上課,沒有一個在嬉皮打鬧的,即便是等公共汽車或者坐公共汽車上,也在看書。

在咖啡店里或者休息的地方,你會發(fā)現很多美國學生要么在看書寫作業(yè),要么用電腦寫作業(yè)。非常安靜,沒有人大聲喧嘩。我本來還帶著掌上游戲機,有一次在公共汽車上拿出來玩,有外放聲音,突然發(fā)現大家都在看書學習,我很不好意思地又放回去了。突然覺得我在國內本來是很自覺學習的好學生,在這里怎么感覺自己跟痞子小混混一樣,成了不良少年。

有一次晚上去系里打印講義,走在在夜色下的校園里,突然想到了我們國內平時大學校園里晚上是什么樣子,再對比一下這里,我發(fā)現校園里路上沒有人,有的人也都是背著書包匆匆地行走去趕時間學習。而我印象中至少是我們省的高校校園,夜幕下都是一對對的情侶在共享好時光。有一次去這個城市的主街看看,看看酒吧里的人在干什么,突然發(fā)現人們都在那里拿著電腦學習。當時想了想國內酒吧里無數失足男女青年在里面群魔亂舞,不禁感慨萬千。

美國真實校園生活就是整個一個中國理想中的好學生的聚集地,美國學生學習這樣的場景只有在中國的電影里才能看見。圖書館里學生們都在很安靜地上自習,圖書館的機房,學生們都在用來寫作業(yè),沒有一個干閑事的。我還真的注意觀察過。

我上大一的時候,覺得學校圖書館和計算機中心的機子比家里的好,而且便宜,就去帶著游戲到那里去打游戲。第一學期期末還和全宿舍的人去圖書館包夜通宵打游戲,我們那還要錢,這里用的計算機都不要錢,但是全都是用來學習。我想原因有兩方面:第一方面是我們管理不嚴。我想如果你在美國的學校機子上打游戲,基本就可以準備回家走人了。第二,即便是讓你打游戲,就按照我上面說的作業(yè)和考試的壓力,你有時間打游戲嗎?

接著說美國學生的學習,他們在賣星巴克的地方看書寫作業(yè)是很正常的事情。那個寫作業(yè)是真寫,不是裝的。他們學習刻苦還體現在兩次計量閉卷考試前,老師都發(fā)了去年考試的卷子,因為這不是作業(yè),所以我和那個中國學生都沒寫。這很不符合我們的風格,因為在國內好學生都是老師越不要求做的,都越做。結果來了美國以后,由于老師逼的太緊,有極度的逆反心理和厭學情緒。結果只要不計分的堅決不寫,也不看。

但是我發(fā)現這兩次每次美國學生都把所有題目都做在紙上了。我又一次體會到了他們才是好學生,我們都是混混。還有就是他們學習都很積極,我們上的研究生課程,只有3-4個是研究生,剩下的十幾個都是本科生,他們?yōu)榱藢砀玫貙W習,在本科階段就自己主動選研究生的課程,而且有的是我們選的魔鬼3門,他們也都選,他們還有自己的本科課程,我們光這三門就快受不了了,他們要學至少4-5門課。總之美國學生各個很刻苦,永遠看不見他們玩。


免費留學咨詢申請表(免費推薦留學中介/審核留學方案/獲取權威留學資料等)

留學監(jiān)理網不是留學中介,作為監(jiān)督平臺,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留學監(jiān)理師能給你最客觀公正的建議,幫你辨別留學中介為你提供的咨詢信息。

*姓名:

*電話:

*郵箱:

QQ:

微信:

你希望:

*留學意向:

*出國就讀:

*出國時間:

中教安學?留學監(jiān)理網祝你申請成功,留學順利

(特別申明:本站除原創(chuàng)圖片外,其他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找留學中介?先問留學監(jiān)理網
不走彎路,更有保障

4000-315-285

自己選擇留學中介,可能遇到以下問題:
  陷阱合同 霸王條款
  推脫責任 不斷拖延
  無端承諾 胡亂收費
  申請失敗 拖延退費

我們幫你規(guī)避風險,免費推薦留學機構/項目:
  監(jiān)理師一對一科學分析 定向推薦
  預約高水平的專業(yè)顧問 拒絕隨機
  審查中介所供留學方案 保障安全
  審核留學中介合同,規(guī)避陷阱

請幫我推薦留學中介

或進入個人中心申請

留學志愿參考系統(tǒng)

跟我差不多情況的學長們都申請去了哪里?輸入自身情況,真實案例比對,助你快速留學定位。流程:注冊/登錄>輸入自身情況>留學方案定位

自身最高學歷

就讀院校類型

平均績點成績

語言成績:

中教安學?留學監(jiān)理網祝你申請成功,留學順利

最新文章

免費獲取留學方案

留學監(jiān)理網不是留學中介,所以能給你最客觀的建議。5年以上經驗的留學監(jiān)理師,10年大量真實案例,留學方案值得你參考。

中教安學?留學監(jiān)理網祝你申請成功,留學順利

查詢留學中介資質與口碑

留學監(jiān)理網不是留學中介,作為監(jiān)督平臺,成立近13年來,已真實服務學生大量,積累了大量關于各留學中介機構的用戶評價,是學生選擇留學中介的重要參考依據。

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資質是前提,口碑才是企業(yè)的生命力和客戶的試金石。

登陸成功,歡迎使用留學監(jiān)理網!